

为提高公众对防震减灾知识的认识,增强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,特举办“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”。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普及,也是对参与者综合素质的检验。以下是活动的详细方案及网络投票评选的具体安排。
一、活动目的
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科普讲解的形式,让更多的人了解防震减灾的重要性和基本知识。具体目的包括:
- 1. 提高公众对地震灾害的认知。
- 2. 增强社会各界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。
- 3. 促进各类防震减灾知识的传播与分享。
- 4. 激发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。
二、活动时间及地点
活动时间定于2023年11月15日至2023年11月30日,其中:
- 1. 预赛阶段:2023年11月15日至2023年11月20日。
- 2. 决赛阶段:2023年11月25日。
- 3. 网络投票评选:2023年11月21日至2023年11月30日。
活动地点为市文化中心多功能厅,预赛和决赛均在此举行。
三、参与对象
本次活动面向全社会,欢迎各类人群参与,包括:
- 1. 学生(中小学、高校)。
- 2. 社区居民。
- 3. 各类社会组织成员。
- 4. 专业防震减灾人员。
四、活动内容
活动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,具体内容如下:
1. 预赛
预赛主要通过线上报名和视频提交的方式进行,参与者需根据指定主题录制防震减灾科普讲解视频,时长不超过5分钟。内容要求包括:
- 1. 介绍常见的地震知识。
- 2. 讲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自救措施。
- 3. 分享防震减灾的小常识。
预赛将由评审团根据视频的专业性、趣味性和传播性进行评分,选出进入决赛的选手。
2. 决赛
决赛将采取现场讲解的形式进行。每位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现场科普讲解,时长为8分钟。评审团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分:
- 1. 内容的专业性和科学性。
- 2. 讲解的表达能力和感染力。
- 3. 现场互动及观众的参与程度。
五、网络投票评选
为增加活动的参与度,决赛结束后将进行网络投票,具体步骤如下:
- 1. 在活动官网发布决赛选手的讲解视频。
- 2. 公众可在规定时间内对自己喜爱的选手进行投票。
- 3. 每个IP地址限投一次,确保公平公正。
六、奖项设置
为激励参与者的积极性,活动将设置以下奖项:
- 1. 一等奖:1名,奖金5000元及荣誉证书。
- 2. 二等奖:2名,奖金3000元及荣誉证书。
- 3. 三等奖:3名,奖金1000元及荣誉证书。
- 4. 优秀奖:若干名,颁发纪念品及证书。
七、宣传推广
为确保活动的成功举办,将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,包括:
- 1. 社交媒体宣传(微博、微信、抖音等)。
- 2. 在各大高校和社区进行线下宣传。
- 3. 与相关机构合作,扩大活动影响力。
八、注意事项
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,参与者需注意以下事项:
- 1. 所有参赛视频必须为原创,不得抄袭他人作品。
- 2. 选手需提前到场,做好相关准备。
- 3. 遇有特殊情况需及时与组委会联系。
九、活动效果评估
活动结束后,将对整体活动进行效果评估,主要包括:
- 1. 参与人数统计及反馈收集。
- 2. 网络投票的参与情况分析。
- 3. 对活动效果的宣传及社会反响的评估。
通过以上评估,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参考和改进建议。我们期待通过本次“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”,能够有效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,推动社会的安全文化建设。